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閒談】商業的影像藝術

怎樣的影像才算是藝術?
這個問題實在很大,亦難簡略討論。
高達的"tout va bien"絕對是藝術,大衛科能堡,溫德斯的作品也毫無疑問。
自從影像媒材洶湧發展而來,廣告和Music video,若以消費社會學的角度小試批判
似乎與"物"牽扯上干係的,難以稱之藝術。
廣告等,為發揚"物',給予觀者一個美好的幻想---"擁有了這個,怎麼樣怎麼樣..等等的煩惱便會迎刃而解"
但隨著影像流動率與網路的高度流通,視象似乎不用像早年"三枝雨傘標"那種,非得攤開來告訴你這賣的是什麼,如今視覺的傳播只須一些暗示,便大概能讓觀眾稍知一些。
又,即使不知道這廣告(或MV)到底要推什麼,只要之中的spot有趣,有刺點,亦能留存印象。

John berger在"ways of seeing"的影片中,在70's的英國,對廣告挪用西方古典繪畫的手法做了些闡述。(有興趣的同學去找找這本書,有中文版叫做"觀看的方式",影片可能比較難找)
然而,廣告雖有意無意地挪用了古典繪畫的settings,poses,gestures,…etc..他們也許都建構signifier和signified之上,但最大的不同,其實在於古典繪畫除了多是以人突顯人的互動(例如創作者和贊助者或是model),靜物是空間的配置。而廣告,則為物或「務」突顯了人的活動。
古典繪畫的創作並沒有針對target所創造所謂studium或是punctum。再者,古典繪畫可能將人作為object觀看,現代廣告多半是對物質的興趣到物體整體(from thing to object),提供非單一個人的趣味而是提供給大眾、也讓個人的喜好和觀感在其中發生作用。

是否藝術非得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要讓常人總摸不著頭緒?
於是影像藝術與商業影像越來越分家,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走。或是影像藝術藉著影像來批判商業形象,商業影像構置的幻象,人人逐而習之的社會風氣。
例如台灣有幾位女性藝術家喜歡在作品中展演"幻化身體"這招,無論是將自己扮成童話人物或是AV女優。la phobique看到的時候只會想:"他們應該要做的是批判"假睫毛"這個讓年輕女性長得都一樣的物件啊!!搞錯了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就是坐捷運回家後,發現外套上黏著不知哪位年輕女性脫落的假睫毛。
不過"幻化身體"是另外一個主題便是,關乎男性怎麼看女性,女性某方面的自我認同感覺即使到了現在還是依照男人喜好的肯定所成就的。(問題是男人根本分辨不出來女生是否裝配了假睫毛啊!)

好,話先說到這裡(其實la phobique最近積了很多要寫的東西還沒寫),我承認之前那篇"陽陽"寫了一堆只是為了放溫德斯大啖滷味的照片。
前天la phobiue接待了一個NY樂團the battles,在concert中看到幾個學弟妹的熟面孔,也藉著貼身翻譯的身分,詢問了一些他們在法國與一個建築燈光藝術團體合作的事情,改天一定要放那個團體的作品上來阿(改天...真的改天..)

所以今天寫的文章起意也很無聊....就是la phobique是個不太看電視的人,小時候真的會看MTV台
尤其是深夜時段有很多國外樂團的MV可以看。今日半夜la phobique終於打開電視停留在MTV和"V"兩個音樂頻道,想看看最近到底都在放怎麼樣的MV。
首先,V頻道播送著Tizzy bac的新曲MV。MTV台則播送著王菲的"流年"MV,這支MV本身la phobique當年(小時候)非常喜歡,香港導演張文華採用一鏡到底的方式,古裝dolly王菲順暢的走位,而MV中有許多類似超能力的段落,像是茶杯會自己移動等等。

雖然說多年前王菲的企劃方向就已經被發現一直在抄襲Bjork,但是她還是我自小到大難得喜愛的流行藝人啊。例如她的第二張專輯"浮躁",la phobique到現在還不時會稍微回味一下。(這麼一說又曝露了我的年齡,不過那是小學國中的事情啦),跟王菲合作最多的當然是導演區雪兒啦


話說回來,商業取向還是讓一些有創意的導演,久久才能創作一支他們想作的影像。
例如"花,吃了那女孩'電影,出自於拍過數百支廣告和MV的導演陳宏一,多年前製作"司迪麥"和"中興百貨"的廣告,印象始終強烈常駐人心。或是最近以全聯福利中心廣告出名的導演羅景壬,總設計一些讓人脫力的幽默橋段。
讓大家來回味一下司迪麥吧,如果說都是la phobique小時候的事情了,不知道大學生們有沒有印象啊(喝茶)

橘色司迪麥,這個可以看到現在多位導演愛用的張榕容小時候

白色司迪麥

紅色司迪麥,這個還可以看到毛孔還很細緻和沒有細紋的張震。時光飛逝,"她是我的女人~"還是la phobique印象最深的一句電影台詞。

綠色司迪麥
這個80年代在傳統中暴走的系列,在國外拿了不少獎項,在近年看來好像成了絕響。
司迪麥的系列非常多,校規篇等等,還可以看到年輕的何篤霖或范曉萱。

以下是中興百貨系列
1998年

2001年,living well is the best revenge


陶瓷娃娃篇


春裝詩意篇,詩意的衣服沒有詩意的社會


書店篇。到服裝店培養氣質,到書店展示服裝

雖然說中興百貨也倒了許久,去總督看個電影就真的覺得那周圍整個凋零。

廣告的形式到了今日也有所轉變,網路的發達,讓廠商寧可花預算找來好的策劃和導演,instead of 下昂貴的電視預算。當然尺度也是個問題啦。
例如前陣子知名的motel找了三個導演拍了三段短片。
全聯導演羅景壬則導了篇很有意思的"浴帽",因尺度問題,就不方便放上來有興趣的同學去找吧~
來國北教大藝術所還可以看到之中的香辣的男主角。

最後回到創意問題,近年來台灣是否有讓你經驗的MV或是廣告?
la phobique認為是有的,去年台灣資深獨立樂團Echo發新專輯,找來年輕導演顏銘秀以小預算拍出了一支la phobique滿喜歡的MV,兼具氣勢與動感哪還有高難度的潛水攝影和剪接。

回聲樂團(Echo) - 巴士底之日MV。顏銘秀導演的作品還有橙草和拾參樂團近來新輯的MV

MV的創意路線還有另外一支,便是粗糙的手工動畫。在今日一切都已經高度精緻運作的,費時耗工的手工剪貼動畫真的是清新的不容易。從國外開始流行回來,台灣也有些影像工作者試著仿照,但一看就會被發現"這該不會是抄那...的吧",就真的是有點粗造
所以la phobique提供一個英國樂團kyte的MV來示範,精細且有味。

Kyte Boundaries music video by Enter the Treehouse.


Kyte "sunlight"
反正就是整張專輯的MV,樂手都不用出現,歌迷還是看得很開心的例子。
真希望台灣有朝一日也能進步到這個程度。

11 則留言:

高麗菜 提到...

la phobique分析的好透徹喔
只是廣告成為行銷的一種
到最後依舊奉行賺錢為最大目的 囧
可是導演的才華沒有因此被埋沒掉
希望她加油加油

好像吃了絲迪賣就可以變成那些麻豆一樣
可以說廣告其實再賣一種意識形態嗎?

and張蓉容好可愛XD

An Islander 提到...

to:高麗菜:﹦﹦艾呀呀,各種年紀你都通吃

謝宗甫 提到...

藝術真是個深奧的東西呀..囧
最後的MV很有味道,令人印象深刻...現在MV的確幾乎都有歌手或是人物出現呢~現在才突然發現Orz

話說,我對司迪麥跟中興都沒印象= ="

An Islander 提到...

喔~
宗甫 終於有人浮出來留言了~
中興等廣告沒印象就是年輕的證明阿..
這學期末正在商談找這個導演來開講座喔~

Linvertigo 提到...

想聽聽la phobique對Bjork
All is full of love的分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jAoBKagWQA

An Islander 提到...

這這這...其實la phobique曾經有買過bjork的MV全集,在借人後消失無蹤的經驗。
重看這個..以前在夜半時間觀看,總有股毛骨悚然的感節(感覺)呀

Claire 提到...

我以前很喜歡導演Chris Cunningham(本來有他的全集可是一時找不到), 他早期作品Second Bad Vibel 就用到機器人運動的概念來表現某種生命感
http://www.youtube.co/watch?v=hgNwfMoyNs0&feature=related 也許可以比較一下和All is Full of Love 的相似處.
Bjrok這首歌的歌詞本來看來是一種對生命自然感知與覺醒的感覺, 可是 Cunningham 向來喜歡表達當代世界中的黑暗與邪惡(如Aphex Twin 的Come to Daddy, Squarepusher的Come On My Selector, ), 人性之殘酷惡( Leftfield 的Afrika Shox )人類靈魂深層的痛苦與接近死亡的愛的感覺, (如Madonna 的Frozen, Portishead 的Only You). 所以他以機器人做愛的方式詮釋這首歌, 雖然影像是美極了, 可是意識形態上我會看到絕望的感覺- 人類就像麥克魯漢提過的Narcissus般, 不自知對象為自己的投射, 這種自戀結果, 就是要靠複製一個與自己相同的機器人才能得到愛(而這是怎樣的愛呢? )
對Cunningham作品有趣可參考
Björk and Chris Cunningham intervie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Zgi-sGi_64&feature=related

Portishea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wk2DqAfPUk&feature=related

Aphex Twi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Az_7U0-cK0

Squarepush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PULQdGLO7A

Afrika Shox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DSo0tWefQ
Madonna的 Frozen應該大家都看過, 所以就不放了

An Islander 提到...

to 布丁同學:
阿阿 記得大學的時候早上聽portishead心情都會黑一整天。但我到現在還是很愛aphex twins,謝謝你的連結分享啦~
機器人的運作,跟虛擬情境的關係,我有時候到現在還在想。
而Mv中那種冷冰絕望的感覺我也是有同感,也讓"all is full of love" 字面上的意義和延伸的意義變得很曖昧。

泰蓉 提到...

Chris Cunningham
All is Full of Love, 1996
克里斯˙康寧漢[英]
全都充滿愛

看到那兩個機器人影像與碧玉的歌聲瞬間連想到當代館
因為第一次是在當代看到它的
2007年8月 V2_特區 動態媒體─行動,互動
二樓展場下樓前的樓梯間投影
為什麼這麼印象深刻?
因為義工室就在它隔壁XD
碧玉的歌聲隔牆伴隨著
值班前、值班後都要先通過它的洗禮!
也許是這樣的因素
讓我覺得它不冷
還挺熟悉的

附上v2展覽連結
http://www.mocataipei.org.tw/_chinese/showweb/index.asp?ID=50
導覽手冊上介紹
「渾沌初開般的隱暗微光中,鏡頭緩緩挪移到一個純淨、半透明似的精密機械製造空間,一個以知名冰島女歌手碧玉(Bjork)為模特兒,用精緻白瓷製作的機器人,純真如嬰兒似的,她一面用動人的嗓音唱著歌,像是對她初次降生的世界有著無限的冀盼與好奇……佈滿金屬純粹光澤及線條的幾何機械世界裡,機器人竟浪漫地產生對愛情的渴望,以及性的情慾張力……

儘管導演康寧漢說,這部短片的製作讓他青少年時代的夢想成真,因為他得以運用那段青澀歲月最熱衷的兩件事︰機器人和色情片!不過伴隨碧玉風格獨具的歌聲,影片始終以相當唯美的基調進行。關於人類對機器人的憧憬,也在藝術家聯手合作的奔放想像力下,脫離事務性的支配運用,而回歸人類純真性靈。」

純白色且極度精緻化的機械身體,一切場景如此乾淨,
人造物的情欲性蔓延展開,
卻不覺得它色情,
反而像是上面所說的,「回歸人類純真性靈」。

hidry 提到...

原來Battles是你接待的阿
la phobique大大好威喔!

小時候都覺得拍司迪麥廣告的是壞人
但是現在看起來真是酷耶


btw, 分辨假睫毛有很難嗎,還是我是奇葩

An Islander 提到...

hidry大大:
莫非您真能分辨,實在是法力無邊~~
下次上課要率眾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