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閒談】商業的影像藝術

怎樣的影像才算是藝術?
這個問題實在很大,亦難簡略討論。
高達的"tout va bien"絕對是藝術,大衛科能堡,溫德斯的作品也毫無疑問。
自從影像媒材洶湧發展而來,廣告和Music video,若以消費社會學的角度小試批判
似乎與"物"牽扯上干係的,難以稱之藝術。
廣告等,為發揚"物',給予觀者一個美好的幻想---"擁有了這個,怎麼樣怎麼樣..等等的煩惱便會迎刃而解"
但隨著影像流動率與網路的高度流通,視象似乎不用像早年"三枝雨傘標"那種,非得攤開來告訴你這賣的是什麼,如今視覺的傳播只須一些暗示,便大概能讓觀眾稍知一些。
又,即使不知道這廣告(或MV)到底要推什麼,只要之中的spot有趣,有刺點,亦能留存印象。

John berger在"ways of seeing"的影片中,在70's的英國,對廣告挪用西方古典繪畫的手法做了些闡述。(有興趣的同學去找找這本書,有中文版叫做"觀看的方式",影片可能比較難找)
然而,廣告雖有意無意地挪用了古典繪畫的settings,poses,gestures,…etc..他們也許都建構signifier和signified之上,但最大的不同,其實在於古典繪畫除了多是以人突顯人的互動(例如創作者和贊助者或是model),靜物是空間的配置。而廣告,則為物或「務」突顯了人的活動。
古典繪畫的創作並沒有針對target所創造所謂studium或是punctum。再者,古典繪畫可能將人作為object觀看,現代廣告多半是對物質的興趣到物體整體(from thing to object),提供非單一個人的趣味而是提供給大眾、也讓個人的喜好和觀感在其中發生作用。

是否藝術非得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要讓常人總摸不著頭緒?
於是影像藝術與商業影像越來越分家,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走。或是影像藝術藉著影像來批判商業形象,商業影像構置的幻象,人人逐而習之的社會風氣。
例如台灣有幾位女性藝術家喜歡在作品中展演"幻化身體"這招,無論是將自己扮成童話人物或是AV女優。la phobique看到的時候只會想:"他們應該要做的是批判"假睫毛"這個讓年輕女性長得都一樣的物件啊!!搞錯了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就是坐捷運回家後,發現外套上黏著不知哪位年輕女性脫落的假睫毛。
不過"幻化身體"是另外一個主題便是,關乎男性怎麼看女性,女性某方面的自我認同感覺即使到了現在還是依照男人喜好的肯定所成就的。(問題是男人根本分辨不出來女生是否裝配了假睫毛啊!)

好,話先說到這裡(其實la phobique最近積了很多要寫的東西還沒寫),我承認之前那篇"陽陽"寫了一堆只是為了放溫德斯大啖滷味的照片。
前天la phobiue接待了一個NY樂團the battles,在concert中看到幾個學弟妹的熟面孔,也藉著貼身翻譯的身分,詢問了一些他們在法國與一個建築燈光藝術團體合作的事情,改天一定要放那個團體的作品上來阿(改天...真的改天..)

所以今天寫的文章起意也很無聊....就是la phobique是個不太看電視的人,小時候真的會看MTV台
尤其是深夜時段有很多國外樂團的MV可以看。今日半夜la phobique終於打開電視停留在MTV和"V"兩個音樂頻道,想看看最近到底都在放怎麼樣的MV。
首先,V頻道播送著Tizzy bac的新曲MV。MTV台則播送著王菲的"流年"MV,這支MV本身la phobique當年(小時候)非常喜歡,香港導演張文華採用一鏡到底的方式,古裝dolly王菲順暢的走位,而MV中有許多類似超能力的段落,像是茶杯會自己移動等等。

雖然說多年前王菲的企劃方向就已經被發現一直在抄襲Bjork,但是她還是我自小到大難得喜愛的流行藝人啊。例如她的第二張專輯"浮躁",la phobique到現在還不時會稍微回味一下。(這麼一說又曝露了我的年齡,不過那是小學國中的事情啦),跟王菲合作最多的當然是導演區雪兒啦


話說回來,商業取向還是讓一些有創意的導演,久久才能創作一支他們想作的影像。
例如"花,吃了那女孩'電影,出自於拍過數百支廣告和MV的導演陳宏一,多年前製作"司迪麥"和"中興百貨"的廣告,印象始終強烈常駐人心。或是最近以全聯福利中心廣告出名的導演羅景壬,總設計一些讓人脫力的幽默橋段。
讓大家來回味一下司迪麥吧,如果說都是la phobique小時候的事情了,不知道大學生們有沒有印象啊(喝茶)

橘色司迪麥,這個可以看到現在多位導演愛用的張榕容小時候

白色司迪麥

紅色司迪麥,這個還可以看到毛孔還很細緻和沒有細紋的張震。時光飛逝,"她是我的女人~"還是la phobique印象最深的一句電影台詞。

綠色司迪麥
這個80年代在傳統中暴走的系列,在國外拿了不少獎項,在近年看來好像成了絕響。
司迪麥的系列非常多,校規篇等等,還可以看到年輕的何篤霖或范曉萱。

以下是中興百貨系列
1998年

2001年,living well is the best revenge


陶瓷娃娃篇


春裝詩意篇,詩意的衣服沒有詩意的社會


書店篇。到服裝店培養氣質,到書店展示服裝

雖然說中興百貨也倒了許久,去總督看個電影就真的覺得那周圍整個凋零。

廣告的形式到了今日也有所轉變,網路的發達,讓廠商寧可花預算找來好的策劃和導演,instead of 下昂貴的電視預算。當然尺度也是個問題啦。
例如前陣子知名的motel找了三個導演拍了三段短片。
全聯導演羅景壬則導了篇很有意思的"浴帽",因尺度問題,就不方便放上來有興趣的同學去找吧~
來國北教大藝術所還可以看到之中的香辣的男主角。

最後回到創意問題,近年來台灣是否有讓你經驗的MV或是廣告?
la phobique認為是有的,去年台灣資深獨立樂團Echo發新專輯,找來年輕導演顏銘秀以小預算拍出了一支la phobique滿喜歡的MV,兼具氣勢與動感哪還有高難度的潛水攝影和剪接。

回聲樂團(Echo) - 巴士底之日MV。顏銘秀導演的作品還有橙草和拾參樂團近來新輯的MV

MV的創意路線還有另外一支,便是粗糙的手工動畫。在今日一切都已經高度精緻運作的,費時耗工的手工剪貼動畫真的是清新的不容易。從國外開始流行回來,台灣也有些影像工作者試著仿照,但一看就會被發現"這該不會是抄那...的吧",就真的是有點粗造
所以la phobique提供一個英國樂團kyte的MV來示範,精細且有味。

Kyte Boundaries music video by Enter the Treehouse.


Kyte "sunlight"
反正就是整張專輯的MV,樂手都不用出現,歌迷還是看得很開心的例子。
真希望台灣有朝一日也能進步到這個程度。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不要說再見__守護台灣農村聲明


收到轉載自吳音寧的來信,信中寫道:
去年(2008年)歲末,
某個夜裡,我收到行政院送交立法院審議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
一讀,大驚嚇,這麼糟糕的法案,
竟然就要這樣無聲無息的(伴隨2000億)通過了嗎?

我發了訊息向朋友們求援,令人感動的是,
有比我想像中還要多的人在關心農村,
也許,也比你想像中還要多……

因為農村、農業、農民,從來不只是少數人的事,
而是攸關你我生存(糧食)的重大課題。
我作為一個傳遞者,
朋友們,想邀你一起來行動,
至少,透過連署讓更大的聲音發出來。

不要說再見__守護台灣農村聲明


台灣農業存亡的關鍵時刻已經來臨!

每天,我們賴以生存的海島,先祖們埋入汗水、記憶與夢想的田地,
一塊接著一塊,被水泥掩蓋。每天,伴隨著農地消逝的,不只是農業、農民,還有農村文化、
自然生態,以及我們生命的共同依託——糧食。

台灣農村長期面臨農民所得低落、人口流失、勞動力老化、產銷結構失衡、糧食自給率下滑等問題。當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剩
30.6%,反觀鄰近的日本為 40%、中國為 95%,但政府卻不斷犧牲農業,放棄我們生命的自主權!

每天,我們都在緩緩告別,隱隱擔憂。
但是,我們不曾放棄。我們努力逆轉,中止小農在台灣消失的可能。
然而,當我們看到行政院提出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預計向子孫借貸2000億來「建設」農村,我們的擔憂,更深更具體了!

我們發現「農村再生條例」草案:

名為「農村再生」,但與農村再生的核心課題無關,主要以「改善景觀」,行工程發包之實。延續舊時代的開發模式,更大肆擴張,讓農村及其鄰近沒有範圍限制
的公私有土地,通通可納入整併。以條例做為政策工具,廣開土地開發的大門。若法案通過,我們將與更多農地說再見。

名為「由下而上」,實則以金錢的發放,作為社區競相爭奪的誘餌,同時進行綁樁。不僅無法照顧弱勢地區,更壓縮人民參與及異議的空間,也讓地方派系得以壟
斷資源、長久的獨大。以條例作為選舉工具,壓制多元民主的發展。若法案通過,我們將與「人民作主」說再見。

條文以「空白授權」的方式,賦予主管機關得以擴權,強制征收、重劃、重新分配處理人民的土地財產。不僅和現行的法律相抵觸,更嚴重侵害憲法保障的人民的
權益,有違憲之虞。若法案通過,無異是台灣民主政治的墮落與倒退。

「農村再生條例」,這是一部「假再生」的法案,這是一部讓農村「說再見」的法案。農村出代誌,是你我、是城鄉、是台灣、是全世界的大代誌。

朋友們,目前立法院的權力結構,隨時都可能通過這部後患無窮的法令,我們懇請您,透過連署以及任何您想得到的方式,開始行動,捍衛農民與農村,捍衛農業
生產環境,捍衛糧食自主權,捍衛岌岌可危的民主政治。

讓我們透過各自的影響力,發出聲音來,要求:

立法院退回農村再生條例草案!
行政院以一年的時間,重新開放民間參與決策,共同形成真正符合農民、農村、農業永續發展的政策!

請與我們一起加入「不要說再見:守護台灣農村聲明」連署。
發起單位:台灣農村陣線(聯絡洪小姐 eudora.hung@gmail.com
農村再生條例blog

〈不要說再見 -- 守護台灣農村聲明〉連署
http://registrano.com/events/dontsaybye/registrations/new

《陽陽》,不是洋洋。這篇有暌違已久的題外話喔!

《一年之初》的導演鄭有傑雖然老是在別的人片中飾演警察,但他有新片了。
副導找來了九降風的導演陳書宇參與,也與美籍攝影師包軒鳴(Jake Pollock)和金獎配樂林強合作(當時《一年之初》的原聲帶是真的頗受好評)。主要演員張榕容、張睿家、黃健瑋、何思慧,故事主要說的是中法混血、熱愛田徑的少女「陽陽」經歷種種愛情、親情、友情衝突的成長故事
完全就是青春與汗水外帶青澀的戀愛滋味。相關訊息可參照這裡

《陽陽》(前名《小太陽》)是鄭有傑第二部長片作品,2006年鄭有傑以《一年之初》 奪得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金馬獎福爾摩沙獎,拿下導演協會主辦的「台灣新電獎」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大獎,影片並獲邀在威尼斯等重量級國際影展展出,讓鄭有 傑一躍成為台灣最受期待的新銳導演。頂著「最佳新導演」的光環,鄭有傑的新片計畫一推出的就獲各方注目,獲選為輔導金電影之外,並入圍釜山電影節「亞洲電 影資助計畫」(PPP)。鄭有傑欣喜之餘,其實也有些壓力,在新片計畫拍板定案後,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反覆修改劇本,希望能在最完美的狀態下開拍。而且 在這兩年內,他還「導而優則演」,在《刺青》及《九降風》等電影裡客串演出,並在王小棣的《波麗士大人》裡擔任要角,試圖透過實際演出經驗揣摩演員心境、增進導演功力。

而其中的女主角何思慧也是國北教大體院的同學啦,所以隨著《陽陽》入圍柏林影展的當頭,
3/24號的18:30,在國北教大導演鄭有傑和主角何思慧也會到學生第一宿舍大廳來和學生們談談大學生的電影夢,當日前20名報名者還可以獲贈原版DVD。請台大同學跟國北教大的同學踴躍參與!

題外話:
之前看到新聞提到溫德斯暌違三十一年來到台北。《一頁台北》監製、以短片《》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的新銳導演陳駿霖,首部展現台北浪漫風采的城市愛情電影《一頁台北》,即將在下周(3月25日)在台北開鏡。相關新聞點此
雖然說文溫德斯監製的片感覺好像真的大有來頭,近來以台北作為主題的電影短片等都不少,如之前公視的
《台北異想》(我有記錯嗎),然後順帶公視也發了篇新聞稿說年輕世代觀看國片的比率提高,很多國片在公視播出的時候都有不錯的收視率。總之,繼《巴黎我愛你》後,紐約此時也正找來許多導演演員合作《紐約我愛你》。還有比如說之前的《東京狂想曲》啦等等,la phobique是滿喜歡這種"一次享受,多種滿足"的觀影滋味,所以也挺期待的。
最後,la phobique實在想說...
是哪個記者給我拍溫德斯這種照片的...幹嘛把la phobique的偶像搞成這樣(淚奔)

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

誠品有新活動



誠品最近除了可以換會員證,也有些免費的戶外電影放映活動
趁期中臉頰凹陷之前,可去晃晃,有講座可以參與
也可以聽聽tizzy bac和929的戶外表演。
btw,之前提到的"開眼見錢"紀錄片影展的DVD也正式發行了,誠品買得到
其實價格la phobique覺得有點小貴,但還是很心動非常想收藏。
今天上課談到了電影的運動,在這個blog剛開始建立的時候,la phobique也有稍微談過教授課中所提之外的例子,大家多去看看。這裡也是課程的討論區,所以不要在ican和ceiba上流連了,多多來這裡互動。
最近la phobique偷閒中看了中島哲也的新片"幸福的魔法繪本"',還有萬眾期待丹尼鮑伊的新片"貧民百萬富翁",還未將心得整理出來。過幾天再放上來跟大家分享la phobique對於這兩個導演的了解和喜愛。
又,3/25號,the battles將來台灣表演,其實la phobique一直很想跟大家推薦一個與他們合作的一個法國的建築藝術燈光設計團體。既然我們課程也會討論到燈光,也想跟大家談談建築燈光跟舞台燈光以及電影燈光的特異性各為何。
下面活動的圖片,點了之後都可以放大看喔,週末去晃晃吧,最近天氣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