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the milkshake of pulp fiction

(圖片來源與版權所有:公園咖啡owner ,勿私自轉載)

之前有提過有個咖啡店在遼寧街146號,長春戲院附近,叫做"公園咖啡"
近日推出了"黑色追緝令"中的奶昔,海報還是經營者自己設計的
就是大家在上課的時候教到"反打鏡頭"的那段,約翰屈伏塔那邊。
很有趣,下次去長春看電影時可以往那走走
歐式的舊式溫暖的裝潢,還可以來杯約翰屈伏塔都想喝個一口的奶昔。

ps.哇喔~慶祝blog瀏覽人次突破一萬人次。 雖然這裡不是無名辣妹的相簿
還是感謝各方群眾的支持。
助教們感謝你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這一定是潮流

大家一定搞不懂,la phobique放這個的用意是什麼
請耐心往下看


la phobique愛團愛團 Spiritualized - Broken Heart



cover of "I dont know what i can save you from" of the Kings of convenience

看完這兩個大家一定就懂了la phobique的用意
自從youtube洶湧發展至今
國內外鄉民們常常會將歌曲配個圖片就放上網,給大家當作音樂聽
連自製的video都不用。
只有一張圖片,動都不動,連slide show都沒有
這個現象一定是所謂,即將驚天動地而來的,"後MV現象"(post - MV)
反正都有post rock,post punk ,post feminism
post-MV 一定是潮流!
"less is more!!!"~~
後面那個沙灘辣妹真的是連圖片都不挑也不選的,太隨手可得了。



接下來是暌違已久的題外話:
這兩天看了la phobique覺得值得拿出來講的片,一個是 "Marley&me",另外一個是Twilight"(暮光之城)。原因下面自然會說明

挑這兩片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前者傳說很感人,後者傳說很浪漫。
在租不到蓋瑞奇新片的狀況下,就租了。
"馬利與我"本來很期待可以看到可愛的狗狗然後洗滌心靈和疲勞的軀體,沒想到馬利皮到連觀眾都想抓狂,根本總又是個女人為了小孩放棄大好工作,在家專職忙家務到發狂的故事。

"暮光之城",不是"微光城市"那種地下的建築世界,反正就是年輕女孩愛上吸血鬼。
當然吸血鬼的形象也有顛覆,不過吸血鬼的形象已經顛覆過很多次了,例如"日巡者"系列的小說
總之,看完這片,la phobique覺得男主角...根本就只是個跟蹤狂嘛!
請大家發揮道德勇氣譴責Stalker 的行為。

最終的最終:

Feist's Live in paris(推)


Feist "i feel it all" live on Bus,在Bus上直播live真有趣 這個不是MV..是真的在Bus上面播送的show

la phobique覺得Feist的音樂,在美國電影當作配樂被使用的指數已經快要超過Muse ,Radiohead,還有以前很紅的portishead 。
當然Bob Marley是永遠都還會出現的。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亞洲電影演講訊息

Wimal Dissanayake教授目前任職夏威夷大學創意媒體學術中心(Academy for Creative Media),專長在於傳播理論及亞洲電影研究。除了對中國、香港及印度電影有深度的研究之外,Dissanayake教授最為迷人的地方,在於從電影中窺探出亞洲觀點,並抽譯提升至理論層次,藉此與西方理論展開對話.

講題:

Cinema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Asian Approaches to Communication

由電影理解亞洲的溝通方式
時間:2009年6月5日下午2:00-4:00
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館四樓國際會議廳,現場備有即席中譯

主持人:林志明教授

海報中有另一場演講訊息,請點圖放大看~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舞動的繆思:故宮「透視內幕」與「未來博物館」榮獲美國繆思獎銀牌

故宮前院長林曼麗在就任期間,積極推動數位典藏計畫。
給這些流轉來台的華夏古文物一個新精神,找來了林志明教授策劃了"過去-未來"展覽

在台灣桃園國際機場裡的這座「未來博物館」,是國立故宮博物院邀請具豐富策展經驗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副教授林志明擔任策展人,由六位台灣當代藝術 家(姓名筆劃序)朱嘉樺、林泰州、袁廣鳴、梅丁衍、陳志誠、黃心健組成創作團隊,以先進的科技手法呈現國立故宮博物院經典的當代面貌,讓華夏藝術文化與新媒體科技結合,創造文物永恆的價值。

林志明教授的策展導言如下:

全球化情境中的國立故宮博物館

傳統中國雖然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但文化藝術並非孤立發展。在今天全球化情境之下,更應強調地球各處人民之交往和文化的相互影響乃是一持續進行的過程。因此,國立故宮博物院未來博物館第一次展覽結合科技媒體及傳統文化,並強調穿越國界之虛擬特性。

文化史中的傳統文物

科技及媒體藝術介面,突破了過去以作品為導向的侷限。對不熟悉傳統文化的異國訪客而言,文化史主題的呈現方式,將是最好的啟蒙和感發。

由帝國收藏到全球視野,由天子瑰寶、宮廷精藝、文人生活、到庶民百姓無盡的追求,展場呈現出一個具體而微的敘事線索,它象徵國立故宮博物院由皇室走向民間,既高貴也親和。
點這裡看展覽作品與藝術家介紹,看更多詳細資訊
展出日期 Duration: 2008/06 - 2010/02/28

展覽地點 Location:桃園國際機場二航廈出境大廳4樓(新加坡航空貴賓室左側)
Departure Hall, Terminal 2, 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next to Singapore Airlines VIP Lounge)
主辦單位 Organizer: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策展人 Curator:林志明 LIN CHI-MING


合作的藝術家中,有三個就是la phobique特別鍾愛的。

以下就是報導啦:

舞動的繆思:故宮「透視內幕」與「未來博物館」榮獲美國繆思獎銀牌

美國博物館協會一年一度的盛會「繆思獎」(MUSE Awards),4月30日晚間於美國費城舉行頒獎典禮,國立故宮博物院分別以「透視內幕」榮獲行銷發展類銀牌獎,以及「未來博物館」榮獲多媒體裝置類銀牌獎。

「透視內幕」以一小時的紀錄片呈現國立故宮博物院豐富的中華文化資產,透過國家地理頻道以34種語言,放送至全球166個國家,帶領全球觀眾一睹 博物館幕後的精彩故事。國際評審團認為,影片聚焦拍攝博物館幕後的工作,從工作人員如何作溫溼度的控管,到如何為珍貴文物製作高解析度的3D影像,使得影 片更顯得動人心弦!以多種語言播放的國際行銷策略,更具全球影響力!

「未來博物館」一系列獨特的多媒體裝置作品,賦予古文物新生命,讓評審團更想親臨現場一探究竟。作品「平淡之味」採用汝窯的青瓷為主題,向裝置吹 一口氣就能產生雲破天青、落英繽紛的互動影像效果;多媒體動畫也賦予郎世寧的「百駿圖」新生命,影像從白晝進入到夜幕低垂的星空,引領觀眾進入更寬廣的想 像空間。作品使得觀眾沉浸在生動的藝術裡,引起評審團熱烈的討論與回響。

繆思獎是由美國博物館協會媒體與科技委員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Media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主辦,今年已邁入第20屆,約有六千人參與此次盛會,參與競賽的作品也高達250件,唯有47件作品獲得獎項。muse獎的評審團由世界各國的博物館媒體 專家組成,有來自美國國立歷史博物館新媒體專案經理,澳洲動力博物館的科技服務與研發主任,國立故宮博物院林國平處長也受邀擔任此屆互動資訊平臺類的評審 主席。

近十年來,國立故宮博物院已陸續將珍貴的文化資產數位化,透過多媒體科技分享於全球觀眾。自2004年起,即以數位作品參與繆思獎競賽,履獲佳績,今年更獲得兩項大獎,備受國際博物館界的矚目與肯定!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閒談】味覺淡了...

la phobique是個在台北市土長的孩子,見識很少
也沒有崇尚戶外活動的健康精神
大學時期有選擇權之時便少參加團體活動,不只通識課都選其他學院的,體育課也選最少女孩子選的運動,若有蹺課之時也只是待在家重複看著已經看過的DVD或是當日租來的(絕對沒有鼓勵蹺課的意思)
總能在租片店中消耗不少時光,la phobique會把想看蒐集好資訊的片單寫在小小的黃色便條紙上,
另外還會標上優先順序(自以為在影展挑片劃位)
選片有如選書,總難與人討論,有時也顧及品味隱私等等。
尤其針對片名而來的刻板想像,總讓人尷尬。記得高中的時候在閱讀三島由紀夫的"愛的渴望"
被同學誤以為在看色情小說。不然就是大學時候,在學校旁邊的租片店櫃台詢問法國片"肉慾橫陳",櫃台小姐還大聲嚷嚷:"什麼?你要找肉慾橫陳!你等等!"
真的是非常尷尬,從此之後,能自己找便自己找,少透過詢問櫃台的資訊找片。

選片的標準一年一年在轉變,最近讓la phobique感覺"不看不行"的電影似乎也越來越少
除此之外,看片的量並沒有特別減少,可時常沒有印象自己看過了哪些片。
例如我現在不會記得去年金馬影展我看了哪些,可前年的倒是能夠慢慢道來(難道是長短期記憶失調?)
談到選片的品味,從來都是什麼都看。最近還進了戲院看了X戰警,結果期待的gamebit(金牌手)戲份好少,而且有點遜。然後又默默複習了前三集,即使心裡覺得真的不用特別看,但還是看了。突然有感,似乎這一年來,有感的電影越來越少,有點像是喪失味覺的焦慮。
比如說,la phobique一向滿喜歡中島哲也,可過年特地看了"PACO的魔法繪本",或是等等其他
也提不起勁為這些電影寫上些什麼。
真要說起來這兩年有怎麼特殊喜歡的電影,說出來就真是等著讓大家恥笑一番
關於品味一事真的很難說,有人喜歡味淡的開水片,有人偏愛B級片,la phobique便沒有特殊指定愛好,連奇幻寫實的都一定會租來看(像是"忍"、"百人斬少女")也就是以前小時候"新十二生肖"那種。不過,觀影滋味總還是隨著狀態而定,像是"不要嘲笑我們的性"這部片,無論何時看了,都會有種輕鬆的,世界又回歸成玫瑰色的感覺。
或是看了"葉問",縱使吃得很飽,也要假裝沙發是木樁,跟著練拳。一邊還討論著阿.."原來香港的武打明星都一定要學過詠春...."一類的話題。

某天假日打開電視,看見電視播放"七匹狼",每次想到這部片,都不知道為何這些人最後開了演唱會。到現在還是莫名其妙,不過反正看到張雨生唱歌也當作懷念一下,不然就是看王傑很頹廢。
然後想起王傑以前出唱片前還做過武行的替身(完全曝露自己的年齡)

話說回來,越長越大,觀影的刺激可以說是越來越小。如同這一年來,不談觀影的娛樂感覺外,真正被擊中的大概只有韓國電影"追擊者"。
2006年是日本電影"天堂失格",再之前是"光明未來"
高中時候是"燕尾蝶"
反正就是那類的"刺激1995",反正以前就是看什麼就覺得又從人家的故事中得到什麼
現在反而不太覺得是那樣了。
期末會有導演座談,邀請了陳宏一導演來和大家聊聊導演這個職業,從是夢想到實踐,跟想要讓觀者看到怎麼樣的世界。這一年中,也碰到許多對拍片有熱情的同學們,有些還不得其門而入,
甚至還無法想像那個世界的辛苦。整個工作團隊不只需要很耐操的體力,也需要非常高的EQ,也碰過曾經是黑手,現在為攝影助理,堅持再累也不喝蠻牛傷肝的朋友,還有剛從影傳系所畢業剛投入職場的朋友。
除了導演的任務,導演的視野。日本有個節目叫做top runner,總會邀請一些成功的新生代演員上節目談電影,和他們的history還有truth。表面上聽起來很像"沈春華live show"那種暢談人生觀的節目,實際上則是在討論演員的任務,針對作品和個性還有環境,怎麼去詮釋角色,以及將自己的未來賭在這個職業上他們是怎麼去經營,太過用力和不夠力的時候又是怎麼樣的非難。讀電影劇本上與其他的演員又會有怎樣的互動,有時候劇本比較像是架構,實際上演練又是另外一回事。
比起台灣的電視節目,老是讓主持人插話插到不行,field knowledge又不夠,最後只會問一些人生故事,被訪問者還要哭一下才有張力
比起來我倒是覺得top runner的節奏還不錯。
兩個主持人也都是演員,問的問題都是與演員的工作相關的。他們會將演員所有合作過的導演,電影全部列表,挑出來討論。演員的原點,代表作,和不同的人合作的時候有哪些狀況。
當然日本的電影環境和台灣大大的不同,台灣似乎沒有這種節目去邀請演員專門談論國片
日本電影的量也大,近年來被喻為天才的也不少。今天推薦的就是其中一個啦
目前還沒有聽說有訪問過淺野忠信,不過也可以姑且先看小田切,也能獲得不少,尤其他也是從獨立製片開始出線的。

小田切讓訪談(一)
小田切讓訪談(二)
小田切讓訪談(三)
大概一段都十幾分鐘左右

ps.有個咖啡店在遼寧街146號,長春戲院附近,叫做"公園咖啡"
近日推出了"黑色追緝令"中的奶昔,海報還是經營者自己設計的
就是大家在上課的時候教到"反打鏡頭"的那段,約翰屈伏塔那邊。
很有趣,下次去長春看電影時可以往那走走,喝杯咖啡或是奶昔

Achieving Your Childhood

Carnegie Mellon Professor Randy Pausch (Oct. 23, 1960 - July 25, 2008) gave his last l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Sept. 18, 2007, before a packed McConomy Auditorium.
字幕翻譯:朱學恆簡介短片:http://0rz.tw/5e3gK 故事背景:http://0rz.tw/a73jt 個人網頁:http://0rz.tw/183nE 說明:卡內基美隆大學資科系的教授Randy Pausch 罹患了胰臟癌,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刻站上講台,跟學生以及聽眾分享他這一生所體會到的經驗。(註:Randy Pausch教授之CC授權為非商業化、 不得改作、註明出處)。

這是Randy Pausch得了胰臟癌後,2007年最後的演講,之前在網路上已經相傳好長一段時日
由最近結婚的阿宅達人朱學恆(魔戒翻譯者,奇幻文學基金會創辦)翻譯
還是放上來,給還沒有機會看過的同學看一下。

主題是 "如何實現兒時夢想",所以其中並沒有提到胰臟癌是最難檢查出來的癌症..幾乎沒有症狀
有徵兆的時候,通常已經是接近第三期的狀況.在這個時期接受治療活過一年的存活率是百分之23,而後是百分之5,若選擇不接受治療的生命約莫三個月..此類這麼感傷又scary的話題。
(但還是被la phobique講出來了)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500 days of summer



真期待上映,好有趣的感覺
眼尖的朋友們,女主角是"成名在望" 演小男孩姊姊,去當空姐的那位
最後的對話真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