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部以六四天安門事件為背景,並有直接探討意圖的中國電影而言,婁燁的《頤和園》(2006)所呈現出的歷史事件詮釋角度,必然是看這部影片的觀眾首先會加以關心的。《頤和園》一片的序曲由中國和北韓的邊境城市圖們開始,帶入主角人物余紅考上北大(片中為北清大學)之後的移動和展開,也由一個有強烈情感反應但又總是感到生命和環境間的不適應關係的人物觀點來看整個事件的發生。這個觀點敘事的方式使得重大的歷史事件的記憶和觀看染上了強烈的主觀色彩,也使得觀眾得以有一個認同的對象,可以不必然以評論歷史功過的方式來看待這一段尚未被中國官方認可得以公開討論的歷史。為了使得這個觀點敘事的詮釋角度更加明顯,電影大量採用了余紅日記中的片段作為旁白,更加深了主角人物的情感生活和整個事件的連繫(北大學生去了天安門在日記中只是生活併列五件事中的一件,而且排序在最後)。余紅在片中透過同學李緹和同在北大的周偉相識,並且發展出猛烈的性與愛的關係。這一段大學生活中的感情,最後終結於兩個同時併發的事件:一是北大學生加入天安門前的示威請願活動,但最終遭到鎮壓;另一個則是李緹和周偉在此時被捉到於宿舍床上作愛,遭到校方嚴厲的公開處罰。這兩個事件共同出現,表面上符合婁燁在接受訪談時喜歡談的革命與愛情共同發生,但在其背影中都沾染著一種以不是很明確的方式透露出的「被出賣」情緒(熱情青年被國家領導出賣最後遭到無情的鎮壓,余紅對好友李緹和男友周偉間的感情發展毫無所悉)。在這個隱晦的情緒中,余紅輟學由圖們來的前男友曉軍陪伴回到家鄉。
如果整個故事終結於此,那麼《頤和園》將只是一段以六四天安門事件為背景的青春紀事,也符合婁燁所謂《頤和園》的命名是指北大學生的戀愛場所,限縮其詮釋規模的可能。故事有可能終結於此,但如此電影將是一部指涉有限的作品:它在一開頭於圖們的序曲中充份表達出曉軍因為當郵差而能事先得知余紅考上北大此一訊息時的矛盾,晃動攝影機的拍攝風格和這一段不確定的心情也很能相互呼應,甚至婁燁在之前《紫蝴蝶》一片以平交道柵欄切割人物以隱喻命運和其晦暗性的修辭手法再度使用,都使得序曲這一段充滿了影像的張力和魅力。但接下來來到北大之後,由學生生活片段和當時流行音樂剪輯而成的影像之流,大部份的時候卻失去了這樣的力量。而且,如果故事終結於此,那麼婁燁對六四的詮釋將會是暗示大部份的學生只是由浪漫的解放思想出發,如同片中人物大膽挑戰性的禁忌,模糊地以一種情緒的衝動期待威權體制的改善。如果真要說此片對六四的詮釋有什麼供獻的話,那麼很可能只是提供了由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經驗下手探討這條線索。當然,在這條線索中,婁燁下的工夫也不少,比如為了呈現出他們對生活中物質匱乏一面的反應,曾使得主角人物余紅幾乎無來由地放聲哭了起來。
這故事似乎應該就此結束了,但它並沒有結束,故事以一個超長終曲的形式逐漸延伸,形成了另一個故事,也改寫了敘事的主旨。這樣的雙元結構,在婁燁目前為人熟知的三部長片(《蘇州河》、《紫蝴蝶》和《頤和園》)中是存在的,而之前《蘇州河》所致敬的對象,希區考克《迷情記》(Vertigo)更是這種雙元結構的代表作。由這三部影片綜合來看,再加上對《迷情記》的回憶協助,我們可以說婁燁的電影到目前為止都在講一個類似主題,也就是主題人物如何因為一段巨大的生命史事件,在心中產生永難癒合的傷口,終而影響他們的一生,形成其命運。稱說這樣的結構為「雙元」,是因為這樣的電影不只由「兩段」結合,而是兩個大段落間有一種特別的呼應性或重複性關係。比如,在《迷情記》中警探史考提後來再度遇到和前面的戀人面貌十分相似的茱莉(在曲折的劇情中,其實是同一人),便要求她扮演原先的人物,模仿其穿著和外貌。
《頤和園》的下半段描繪主角人物於中國內外遷徙流亡的狀況,營造出一種越來越濃稠的沉鬱之感,終於來到最後使得整部電影獲得深度的結局。在這個結局之中,周偉由柏林回到中國,並且到余紅曾落腳的重慶工作,兩人卻相約於北戴河重逢。在蕭瑟的冬天海濱,兩人多年後分離後終於見面卻是無言以對,後來余紅出門買酒,經歷了一個晚上,在黎明時卻看到周偉開車面無表情地由她面前開過。這個結局仿佛安東尼奧尼的《蝕》一片結尾,使用了空鏡頭和荒涼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景觀製造出一個反高潮的結尾,含蓄但有力地說明六四的歷史事件對當時的年青學生所造成的傷痕有多麼深沉。婁燁雖然在前半段拍出了一些鎮壓和衝突的場面,也引用了看來仍是敏感材料的學運紀錄影像,但他對六四事件及其尚未平反造成的歷史壓抑,最後這一段「無聲的控訴」仍是最深刻而有力,並且轉變了整體電影的政治格局。
在電影的下半段,「出賣」這個主題仍是隱然若現的(這個主題在婁燁的每一部電影中都有重要的份量)。周偉和余紅重逢仍然無法盡情釋懷,原因之一當是其中夾著李緹的自殺。李緹在周偉作出回大陸的決定後,突然在一次聚會中跳樓自殺身亡,其原因頗難立即理解:片中李緹和周偉的關係著墨不多,如果只是因為情人離去便起自殺的念頭,人物的性格未免顯得太脆弱,和李緹後來展露出的波希米亞藝術家性格也不相合。李緹的自殺或許可以如此解釋:一是她曾有一次在大學時看到余紅在露台上徘徊,衝上去「營救」自殺邊緣的好友;自此之後,兩人像是交換了命運一般--余紅看似充滿了自毀的衝動,但卻在各種不堪中存活了下來,而李緹外表明亮堅強,內在卻有淵深的黑暗。另一個解釋則和「出賣」這個主題有關,而且並不和前一個解釋相矛盾。由於李緹流亡德國和周偉的戀情有關,並且也是一同前往德國,周偉即將回國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所需勞動力的一員,使得李緹覺得當初來到德國共同命運的聯結已被出賣,存在理由因而消失。
11 則留言:
教授您好:
關於這部片,我有幾個問題,就是教授您對於這部片在六四上著墨很多。
可是似乎在片中很難看的出來?
是因為對岸政治因素的影響嗎,
使的這部片對於六四只能輕輕帶過?
就主觀內容上來講,似乎感情上的因素是造成周偉和余紅兩造的巨大創傷?
我個人是這樣解讀啦@@
不知道教授是否可以分享多一點關於本片和六四連結的線索XD
其實著墨也不少, 比如出現坦克車, 三角地大字報, 廣場靜坐等, 這些在大陸現行的尺度下應是很嚴重的, 所以導演被禁拍五年.
當然, 這部片運用了主觀的第一人稱述事, 而在余紅日記中所出現的近來五件大事中, 北大學生去了天安門只放在最後.
to 冠緯:
這部片在中國始終還是禁播的
在youtube上面搜尋六四天安門,有一系列紀錄片是拍攝天安門事件的紀實,國際情況整理等等,也有許多流亡的領導學生的訪問和各方評價。
又,其實頤和園的法文片名便有中國那代的青年時光的意思。
真的很推薦去看天安門的紀錄片,中國當時的情勢和政體可稍微推知一二。在那個時代,其實不只是只有"六四"一個單一事件,而是前後有各個大大小小的事件,以及中國政府也曾經接受與學生代表如吾爾開希等等與會和談。
有些領導願挺學生,有些則否定學生。
學生憑著一股熱情和群眾的鼓舞,也有時激昂過了頭,無法判斷情勢。
青年學子對於社會對於政治的關心,而他們長大後,受了傷後,再回頭來看自己過往所吃的苦,也會有不同感覺。
有些受到幫助成功逃亡,有些沒逃走入了獄。
中間的情結也比較複雜,像是後來有人覺得似乎做得太過分了才落得此般下場,有些覺得明明正在做對的事為何落得這樣,沒有堅持到最後的,昔日的同志多少有些認為"背叛"的心情。挺複雜的呀呀~~
我自己也推薦王丹的散文選,台灣有出版。可以用一個比較隨筆輕意的方式觀其心情和回憶,和那些被他稱之為"血色的黃昏"。
補充:
拍這個主題的嚴重性就如同日本幕府時代武士脫藩一樣阿阿..
媒體和教育是政治的工具,這點即使在民主國家也是一樣。拍了這個"不能說的非祕密"禁拍五年還算好的咧..沒有作為政治難民流亡就不錯了..
其實還有一個觀看的方式就是在youtube看紀錄片的時候,看看下方的留言,有許多簡體可能是中國在外的留學生留的,因為六四相關事件在中國境內是查不到的,連台灣的"野台開唱"都查不到哩(不過不要因為太激憤就加入網戰),便大致可以看出來一個政體對其人民思想的影響有多少,有些人會不敢
相信自己國家曾經發生的事情,也有些人認為活該。"是非"這觀念本來就是換個場景時空地域,結果便會不同。
試著去想像了解那個體制下的觀念,可能也比較容易體會"頤和園"中的愛情為何在經歷過重大創傷後,即使過了多年也難以修補,或再難以經歷任何的考驗的惆悵阿嗚嗚嗚嗚嗚。
之前看這部片,也寫了一點心得感想,附上連結,大家有興趣的話請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jw!CQSkXyWeAxBErBvjVEWIZNIT7A--/article?mid=286&prev=374&next=279&l=f&fid=11
米蘭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遺囑》提到過歷史與藝術的關係。他認為只有回歸到歷史流裡, 我們才能分辨, 什麼是新穎的, 什麼則是重複的, 什麼是創見, 什麼只是仿效。因此在這部片子裡, 我們看見了某個熟悉的主題, 例如青春, 激情, 浪漫, 慾望, 背叛與回歸...(這也是米蘭昆德拉喜歡探討的主題), 因為它在歷史之中, 因此反而可以跳脫出歷史, 喚起我們共同的人性經驗, 使我們想起記憶中一些擁有這般性格的朋友與他們的命運(甚至看見自己的某些部份)。 因此如米蘭昆德拉所說, 藝術的歷史因為具有個人特色, 所以是人類用來抵抗簡化性歷史非人性取向的復仇工具。
看本片時某些片段會令人感動到不行, 不過相較米蘭昆德拉對於抒情的深刻反省批判與幽默諷刺, 婁燁看來似乎純情許多, 因此我覺得雖然本片在華人電影來講, 算在情感處理上相當細緻(肉體表現部份更是相當傑出), 卻也讓人覺得反思部份比較不足。劇中人們在當時情境下雖然肉體能開放, 心理上卻都不能處理自由的問題(愛情與政治的自由), 因而結局更無法跳脫國家, 抒情思想...的控制, 導演所給的結局就是這樣了(和劇中人物一樣)。 也許就僅喚起了人在歷史中不得不承受的無知(或無法知)的宿命悲劇感想吧。
to UB-313:
你回答的真是太好了(淚)
太過獎了(汗顏)
個人感覺導演可能於性愛這方面著墨太多
導致有點反客為主.......
真正要表達的思想 多數被肉體與性愛所掩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