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訪問羅浮宮館長昂利.羅雅特(Henri Loyrette)實況側錄

各位捧由,大家都聽說過自己與一個陌生人的距離不超過六個人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在每個人的人生裡必定也驗證了許多次,例如la phobique大學時期在某個唱片行打工,某日有個朋友帶他的韓籍女友來,la phobique便提了高中時候有個好友也是韓籍,名字很特別,聊到最後發現自己的同學是對方的親堂妹。
認識la phobique通常沒什麼好處,但此次的機會給認識la phobique的友人們一個只跟羅浮宮館長Loyrette隔了一個人距離的狀況。(當然認識林志明教授的大家也是跟Loyrette只隔了一個人...),反正不管怎樣,只隔一個人的距離聽起來很high。那這樣算一算搞不好跟法國總理Fillon也只隔了幾個人...
言歸正傳,先來突擊羅浮宮館長的房間。



恩,不好意思雷聲大雨點小...

la phobique的是抱著要做一個tough work的心情去,然後到了現場浮上來的第一個念頭是"做到羅浮宮館長要做多久...",第二個是 "我的人生到底需要多少用不太到的法文字彙",事後在整理訪談稿的時候證明了需要的可多著...(淚奔)。而這個教授與羅浮宮館長對談的內容再經教授潤飾改造過後,將可以在下期出刊的雜誌"典藏今藝術"上可以一窺究竟,十分豐富且精彩的訪談。

在這個訪談當中,其實讓la phobique感受最深的不是羅浮宮的歷史有多悠久,或是裡面的展品有多豐富。la phobique第一次造訪羅浮宮的時候,就在裡面待了不知道多久,走也走得好累,,對於當年還是大學生的我來說,可以看見作品的本尊上頭清晰的筆觸,不再是圖艦上頭小小的縮圖,實際上是真的十分震驚。然而,如前面所提,最讓la phobique最深刻能感受到羅浮宮的偉大,是所謂的其持續向前進的"場所精神"。

"場所精神"genius loci or spirit of place最早被提出來是在古羅馬時期,當時的人認為每個場域都有其靈魂(講起來很玄,大概就像是森林裡有龍貓那樣)。
根據古羅馬人的信仰,每一個獨立的本體都有自己的靈魂,這種靈魂賦予人和場所生命,同時也決定他們的特性與本質。就建築上的例子來說,比如,台灣的建築人多半認為台灣的建築受現代主義遺毒過久且過深,單調且功能性弱,亦缺乏認同感,造成場域精神的淪喪。
要怎麼解釋"場所精神",多半會以日本的和室做例,和室算是一個複合性很高的空間,門拉起來可能是封閉的,門拉開又能延伸到外,桌子拿出來就可以吃飯,桌子收起來床拿出來鋪便可以夜寐於上,意思就是說這個空間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但是使用的人給予了他不同的精神與使用方法。

另外的例子,就如日本人說的"奧",以西方的教堂與東方廟宇為例。在西方,教堂都會建立在城市的中央,條條道路的建立也是為了能夠抵達教堂,無論在哪個建築物內都可以遠遠看見它,而人們到了教堂祈禱也很容易就進入到教堂內部的中心。但是對於東方人來說,如日本或是中國或是台灣等的廟宇,寺廟通常不是建在城市的中心,也沒有那麼輕易能夠到達,步入其內參拜也須繞了又繞到了才能抵達最深處的佛堂,因為東方人在意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在抵達佛堂前參拜的過程才是重要的,可以觀賞沿路風景,在踏入神之地的同時可以靜思。

"場所精神"放在今日的博物館亦相同,羅浮宮原為宮殿後又變成收藏型的博物館。某種意義上,如同台灣的故宮院,保存並且展示歷史的文物與過往死去時代的珍品。場所跟空間與時代精神是會轉變的,也是可以隨著人們的想像力重新加以詮釋的,而這樣也並不代表其就改變了它的本質。今日的羅浮宮它不再是歌頌過往偉大時代的美術館,而是被賦予了更多新的精神與意義。像是他們積極與當代藝術家合作,對任何藝術形式和現代技術都保持開放的態度,讓他們不斷的向前走,提供當代人更多切身的認同感,讓藝術品不只是好像看來很遙遠和自己其實沒什麼關係的物品。

這大概是這一次la phobique從中得到最寶貴的心得,而台灣的故宮實在應該以此借鏡,不要老是在那邊強調中國五千年,世界上五千年的國家多得要命,每個都強調自己五千年,加起來就是兩億年了。
其實前幾年在林曼麗館長就任年間,故宮也做過很多不同形式新的創新與改變,例如在桃園機場的"未來博物館",以及數位典藏技術,建立台灣在地的詮釋眼光,之前是覺得滿好的,只是現在換了院長不知道怎麼樣就是了...

la phobique月初去了趟曼谷,當地的美術館與歷史博物館亦是,運用了現在的互動裝置,設計很具巧思且有趣,加上泰國這麼歷史悠久且作為大概是唯一沒有被西方殖民過的亞洲國家,泰國人對於自己的身分認同幾乎是沒有懷疑且感驕傲的。不太像台灣人常常搞不太清楚自己到底來自哪裡,也不確定自己的文化,又不像日本人將外來文化吸收得很好變成自己的一套。

總之,簡短的以上,一定要去看"新藝術"雜誌阿阿,內容很感動。

最後附上一張大概去年la phobique就提出過的一個問題
"大家不覺得蔡明亮導演長得實在跟抓狂一族裡面那個惡搞柯南的江戶五郎很像嗎?"
經過千辛萬苦...la phobique終於找到了這個小角色的圖
大家快來看看
江戶五郎就是右上角那個....實在找不到更清楚的了,是個太小的角色。不然漫畫裡面更像
大家快去看"臉"!上周la phobique也去看了"一席之地"的試映,改日上來寫心得。

武打之續語

經有人反應說之前看了la phobique推薦的"殺破狼"中了甄子丹跟吳京對打的場面,當晚做夢就夢到被吳京追殺,la phobique 只能規勸他睡覺的時候要戴眼鏡睡覺,免得在夢中跌倒真的被砍到。

當然要建立武術基礎la phobique在這裡要向大家推薦一個漫畫,名為"捍衛聖域",之中有各式各樣的街頭格鬥,無論是拳擊,柔術,摔角,空手道,泰拳,綜合格鬥技,劍道等等,由於是街頭對打,所以是沒有規則的,也說明了很多實戰技巧中的生理原理。

上週末又看了拳霸三,但la phobique深深懷疑片商沒做功課,因為DVD背面的影片介紹竟然上的是第一集的內容,害la phobique熊熊以為第三集是第一集的古裝版,沒想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而且攝影跟美術等都很精緻,是個哀傷的故事。
另外,Tony Jaa的師妹也有一片叫做"致命巧克力",本以為是泰拳妹武打,沒想到也不是,除了泰國的黑幫情節外,最重要的是女主角是個自閉症的小孩,整片有點向這些特別的孩子致敬的意味,告訴大家這些孩子通常都有特別的天賦,例如女主角就是有超乎常人的聽力與動態視力。只是這些泰國電影,總是被包裝的怪怪的。
另外今晚電影台也播了一個創極真會空手道的崔倍達,其生平故事改編的電影。打破磚頭木板這些人造的東西不夠看啦,他打爆了可以抵抗大自然力量,圓滑的鵝卵石。電影中提到,如果你練習了一千日,你依舊還是個普通人,但你練習一萬天,你便能有所成。所以,不足的部份要練習一萬次....

題外話改日再續,希望大家多多跟la phobique交流武術阿
畢竟悟空到了第三階段的時候,連眉毛都不見了(完全無關)
七龍珠原理可是深植每個人的心中,強還要更強....永遠打不完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臉】--蔡明亮第十部電影・羅浮宮首部典藏鉅作


【臉】風格與特色
在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中穿梭羅浮宮
華麗古裝與現代極簡交錯
虛構及現實的劇情平行跳躍
奇幻歌舞場面、經典愛情歌曲震撼重現
向楚浮致敬

故事大綱

一位台灣導演被邀請到羅浮宮,拍攝聖經故事「莎樂美」。他堅持邀請心儀已久卻傳聞精神狀況不佳的法國影帝尚皮耶李奧,演出劇中輾斷聖施洗約翰頭顱的希律王。這部低成本的製作為顧慮電影票房,硬著頭皮請來國際名模演出莎樂美。
影片才剛開拍就狀況連連。牡鹿神秘失蹤、希律王撞斷鼻樑、莎樂美和聖施洗約翰在戲外交媾、羅浮宮內拿破崙廳導演小康在杜樂利花園的密林激情中,接到母親過世的電話通知,女製片也隨之飛往台北參加葬禮。陰沉的舊公寓裡,母親的鬼魂遲遲不肯離去。所有的工作人員,陷入一個漫長的等待。
電影終於又要繼續拍攝,戲裡戲外的角色開始模糊,一群著莎樂美華麗古裝戲服的明星,在羅浮宮滿載藝術靈魂的廳廊、暗室、古道中穿梭,彼此尋找著每個人心中的莎樂美…。


相關活動內容


1 . 活動名稱:【在羅浮宮遇見蔡明亮】
2 . 舉辦時間:2009年9月22日 14:30~16:00
3 .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大會堂
4 . 主講人:羅浮宮主席 亨利羅瑞特Henri Loyrette
【臉】導演 蔡明亮
5 . 活動內容:羅浮宮主席、蔡明亮,將以羅浮宮建築、歷史、美學等不同層面為經,
以兩位大師所代表的不同東西方文化的宗教、文化、社會等背景為緯,
由羅浮宮典藏達文西的22幅畫作之一的「聖施洗約翰」開始,談論蔡
明亮的「臉」,激盪交會出各種美學的火花。
6 . 聽眾對象:全台灣藝術、建築、電影影視相關科系學生。
7 . 活動方式:售票,憑票入場
8 .售票方式:(1.) 「在羅浮宮遇見蔡明亮」系列演講套裝
每套1,000元(含演講入場券、《臉》電影書一本、【臉】電影
預售票2張)
(2.) 「在羅浮宮遇見蔡明亮」台北演講學生優惠套裝
每套250元(含演講入場券、【臉】電影預售票1張)


講師介紹

羅浮宮主席
羅浮宮現任主席亨利羅瑞特是藝術史學家,也曾擔任過奧賽美術館館長,是歷任羅浮宮館長當中,作風最為大膽突破及挑戰開創,兩年前首度大幅開放電影【達文西密碼】在館內進行實景拍攝,也因此創下去年超過840萬人次的訪客記錄,這次邀請世界名導蔡明亮進行以「羅浮宮」為主題的創作,主席直稱這是繼1983年世界級建築師貝聿銘以「玻璃金字塔」成功挑戰羅浮宮經典藝術殿堂後,又一次史無前例的跨領域藝術結合,也期盼藉由蔡明亮的【臉】,將「羅浮宮」三個字所代表的意義傳遞至全世界,「你或許沒有機會親訪羅浮宮,但你絕對可以從【臉】這部大作中感受羅浮宮以及羅浮宮所代表的精神」。

蔡明亮

蔡明亮是台灣當代最著名的電影創作者,創作觸角由早期的舞台劇、電視劇中以幽默手法,表現著現代社會、寂寞、都會生活形態的狂亂等主題,到近十多年來將創作領域轉向電影,並以首部電影作品《青少年哪吒》榮獲東京影展銅獎,一鳴驚人地在世界影壇佔有一席之地,並為《愛情萬歲》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河流》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和國際新聞獎。1998年完成法國《2000年見聞》(2000 vu par)系列影片中的《洞》,獲得1998年坎城影展費比西獎。2001年作品《你那邊幾點》參加坎城影展競賽項目,2005年《天邊一朵雲》獲得了柏林影展銀熊獎。2006年為了慶祝莫札特250年誕生紀念會,奧地利維也納莫札特基金會出資邀請他拍攝電影劇情長片《黑眼圈》,近年來他也跨越電影的領域投入純藝術之創作。2007年蔡明亮以《是夢》從現老舊戲院裝置VIDEO藝術,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美術雙年展,同時也以《慾望空間》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發現彼此》國際電影裝置展大放異彩。